2015/8/29

我與17歲樂團的最後一年(1)

Dear Today___

後搖滾於1980年中葉,在歐美音樂界開始被提出。在後搖滾音樂裡,許多常見的音樂產業傳統現象都被顛覆改寫,例如吉他不再是主要角色;沒有歌詞或主唱;打破傳統歌曲長度,有些樂曲甚至長達二、三十分鐘。取自維基百科

我大概從2003年甜梅號專輯,從是不是少了什麼;開始認識這一類的音樂,在台灣後搖滾聲音裡,一定要聽的甜梅號...回想至今12個年頭走過...

2003年我還是一個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,拿著打工零用錢,去唱片行買張雨生的紀念專輯<雨生歡禧城>,跟唱片行的老闆聊天,無意間得知這一個樂團

初聽到的時候,發現沒有人聲的音樂,在深夜裡聽起來特別有味道,這期間,長期深受失眠所苦,不管是工作不如意,與朋友鬧翻,或是歷任交往過的女友,充斥無趣的、深刻的、懷念的、有開心就有難過的,不管生命出口究竟在哪,有時候只用音樂慰藉苦悶的生活,總是有這麼一個甜梅號聲音迴盪在我的生活裡。

將時間回到2014/3/4號的face書





還記得當天充滿錯愕的po文,甜梅號換名字!跟好多朋友一直議論這件事...

大概是2014年中吧,與新任bass手培榮在酒館相遇,一開始認識蠻好笑的

男生嘛!黃湯下肚後就聊開了,我與培榮聊著一些台灣團,我說我非常喜歡甜梅號,我問他,所以你是哪一團的呀?

他說:甜美號

我心想幹嘛學甜梅號的團名勒....

他說他們團正在找一位攝影

某次在酒館又再次遇到,

他又問我,小才你到底有沒有興趣?

我說:我都google不到你們團甜美號的資訊誒(生氣)

他:大噴笑,你是白癡阿啊啊!!!

誤會冰釋,我就正式接下有台灣post rock第一團的甜梅號駐團攝影邀請了....

幾經轉變,甜梅號正式改名微光群島

開啟我這2014-2015年來的後甜梅號時代的拍攝......

就在2015/8/25號團長昆蟲白突來的po文,發佈解散消息




原本還在準備拍攝專輯的封面以及形象,十七個年頭的樂團...就在這一天正式進入歷史...留下無數感傷不捨以及錯愕的歌迷

日後,將刊登這一年在樂團的工作影像,並分享一些拍攝音樂演唱會上的心得...從一開始的旁觀者,到參與其中的歷程

希望日後要是有人在網路收尋甜梅號(微光群島),能找到這些文章跟照片,17年樂團的最後一年,生為忠實歌迷,非常榮幸能參與其中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第一次拍攝甜梅號,是在松山文創園區,這是甜梅號更名前的最後一場表演,也是改名微光群島的第一場表演,生為歌迷難掩興奮,但拍攝工作不能因為興奮就忘記客戶的需求

在拍攝一個案子的時候,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跟客戶初步達成共識,聆聽客戶的需求,並提出拍攝想法給客戶參考。

參與樂團會議的時候,團員提出:希望用顏色來訴說整場演唱會,容許在畫面加入一些噪點。

我使用的器材是SONYA7R 搭配SONY自家E鏡轉A鏡的三代轉接環,並使用a鏡24mm-70mm跟70mm-200mm的鏡頭相互搭配,還有一顆E鏡55mm作為機動性時候的應急搭配

大部份都使用70-200望遠鏡頭,這時候也會帶著一台小相機sony rx100iii作為輔助,rx100iii的實際焦段24-70,隨時補上廣角畫面的突發狀況。

由於是第一次收費拍攝樂團的演出,心態上不能太隨意的拍攝,一開始我先用24-70抓取空間環境裡的人,了解最廣的畫面邊際到哪以後,才開始使用70-200的望遠鏡頭去抓取畫面裡我想要的特寫

接洽活動攝影工作的時候,這類型的案子最常有突發狀況發生;音樂演唱會尤其是,必須閃避同樣在現場的官方媒體,已不干擾觀眾聽音樂的方式出現在場地裡,在拍攝有限的活動範圍裡,通常現場拍攝的人會被限制在舞台的左右兩側,以及舞台前的護城河...

我分享幾點拍攝樂團想法

1.必須要有至少到85mm的望遠鏡頭:

這部分會隨著場地的大小,需要的望遠端會越來越遠,在有限的空間裡,望遠鏡頭是非常方便好抓取的。

鼓手吳孟諺_2014台北_才晟耀/攝

2.找到最佳拍攝鏡位:

試想你在聽演唱會的時候,現場的攝影師一直在你身邊按快門擠來擠去,一定會打斷你的觀看演唱會心情,你必須要隨時更換鏡位,不僅畫面在事後會豐富一些,也能將自己隱沒在現場裡。

台下的觀眾們_2014台北_才晟耀/攝

表演現場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
3.閃避同樣是在現場的攝影師:

一個演唱會現場會有各方單位派出的攝影師,這部分就是在工作拍攝的禮儀,拍攝期間,我也遇過一直在舞台前一直拍攝的攝影師,當下頗蠻無奈的,不過你可以觀察他,看看他究竟在拍些什麼,你可以往他不同的方向去拍,例如:他正在舞台前方的護城河忘情拍攝,你可以就走上舞台兩側,這樣在同一個場景裡,就會有跟他截然不同的角度出現,有時候現場的阻礙,反而是你拍攝出與別人不同角度的另一種選擇。

舞台護城河的分界_台北2014 _才晟耀/攝

4.注意舞台燈光的色溫,用顏色喧染氛圍



色溫在拍攝上我其實非常少去做更動,這一場演唱會因為現場燈光有非常暖跟非常冷的兩種燈光相互出現,A7R的自動白平衡其實也經做的不錯了,但我還是將白平衡自定在5200k

這部分白平衡的選擇,我是套用灰卡的概念,先知道現場的色彩平衡度(極冷極暖)

5200k是一個較為中間的灰卡色調,在後製部分,就能簡單地透過眼睛或色彩分析判斷出照片的色彩,是不是客戶所需要的。

而我在工作中,為了能更隨心所欲地放入我想要的色彩,拍攝樂團的時候,我必須要先確定最穩的色彩平衡和密度。


5.注意舞台忽明忽暗的燈光,運用舞台燈光的逆光,拍出視覺強烈的畫面,以下圖解

舞台團員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
這首歌進行到較為post rock較為安靜的部分,現場燈光偏暗,我找到了現場的光,對焦團員,亮部光線就會出現了!


舞台燈光一景_2014台北_才晟耀/攝
這樣光速感的照片,A模式下,安全快門就顯得非常重要!因為是使用a7r高畫素相機,安全快門部分乘以2較為保險。例如焦段是50,將50x2=100,快門至少要想辦法維持在100或以上的狀態,比較能確保畫面的銳利度,調高iso或是將光圈開大,讓快門變快,只要畫面曝光在負一點五以內,後製處理時候再調整曝光度即可,只要確保快門速度夠快,找尋對焦畫面較暗的部分,現場除了光速感能拍下,暗部也能保有一些細節。

吉他手昆蟲白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直接往光源方向拍攝吧!我所使用的sony 蔡司a鏡對抗逆光部分,令我蠻滿意的,相對的,還是要先知道舞台上最亮與最暗的地方之間的對比會有多大,像這張影像,我希望光在眼前暈開,襯托出樂團的力量。

------


綜合以上五點拍攝,我完成了我第一場演唱會的拍攝,後製上我用了較多的顏色去訴說,也符合微光群島的改名後的訴求,微光群島是由“曖曖內含光”這句子延伸而來,意謂著「隱含光芒,內在充實」。

舞台團員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
左起吉他手小蘇 中bass手培榮 右吉他手昆蟲白 演奏中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
左起吉他手小蘇 中bass手培榮 右吉他手昆蟲白 舞台燈光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
台下觀眾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
bass手小蘇_台北2014_才晟耀/攝

舞台全體團員_2014台北_才晟耀/攝

整理出自己第一場演唱會的拍攝,真的很喜歡甜梅號吧!

很多時候就跟著節奏下去拍攝...10多年來可以這麼近距離聽他們演出..

這系列文章的後面,都會放上我喜歡的甜梅號的歌曲


這一首取自<是不是少了什麼>(Lack of Something)首張專輯,於2001年8月25日由水晶唱片發行,現已絕版。

專輯原本決定赴美國由後搖滾鬼才Bundy K. Brown錄製,但是因為簽證問題而取消。

本專輯獲得《MCB Taiwan音樂殖民地酷樂刊》選為2001年十大最佳台灣專輯。

甜梅號<<是不是少了什麼>>-一個人的水道





就差一年,甜梅號就滿18歲...

美好的歲月還是永遠留在18歲以前吧....

這一年對我來說,是美好的一年。








本日,終*